• 万里长江奔流入海 绿色发展再谱新篇
  •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5    阅读量:
  • 航拍长江支流黄柏河小溪塔段的生态廊道景观。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纵横6300公里,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如珍珠项链般串联起沿线11个省市,滋养着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2016年1月,重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出长江大保护的最强音:“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8年4月,武汉。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会上,他开宗明义:“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江水滚滚东逝,江岸草木更新。从重庆到武汉,两次座谈相隔800多个日夜。长江的面貌有了怎样的新变化?沿江各省市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近日,人民网记者实地走访沿线11省市,带来本组报道。

    治水增绿 一江清流美景重现

    长江云阳段“一江碧水 两岸青山”。

    安徽马鞍山郑蒲港西梁渡口,沿着江堤眺望,抽芽吐绿的成片杨树林将长江岸线点缀得生机勃勃。“过去在这里开轮渡要戴口罩,现在恨不得多吹几口江风。”说起西梁渡口岸线的变化,年过六旬的摆渡人童修贤欣慰地说道。

    一年来,郑蒲港新区12座非法码头被取缔,腾退岸线并完成整治后的码头全部复绿,面积达82735平方米。

    江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景重现;水中,多年难见的江豚戏水再次上演。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张西斌看来,这,正是长江生态环境正在不断被修复的生动例证。

    张西斌所在的保护区由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两部分组成,2012年以前,两个保护区江豚加起来刚满40头,如今,数量上升到60头。

    “不仅江豚栖息的环境好了,周边市民的生活环境也在改善,天更蓝、江水更清,江豚更多。”张西斌说,长江是中国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江豚则是长江生态环境的风向标。

    过去,铜陵江段沿江遍布非法码头,部分污染企业废水直排,对江豚的栖息环境造成极大威胁。“通过中央环保督查和省、市环保督查,保护区面貌得到很大改观,特别是‘绿盾2017’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涉及保护区的所有码头、砂场、船厂几乎全部拆除。”张西斌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铜陵江段一样,族群数量多达百只的野生猕猴则重现重庆巫溪县,它们成群结队下山觅食,甚至在村子里“安营扎寨”。

    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这一命题,重庆还不断保护和建设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系统,通过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石漠化治理等工作,不断“增绿”长江。数据显示,重庆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5.4%。

    安徽铜陵、重庆巫溪的变迁只是长江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长江沿线959座非法码头已彻底拆除,其中85%完成生态复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已为沿江各省市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和广泛接受,长江共抓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多式联运 黄金水道百舸争流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中。

    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流域通航河流3600多条,总计通航里程约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水运价值巨大。

    然而,长期以来,“航道下游‘卡脖子’、中游‘肠梗阻’、上游‘遇瓶颈’”的问题一直存在,难以有效突破地域藩篱。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以来,长江被赋予了新的定位——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而沿江城市也随之打开了视野。

    今年4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镇江提前半年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大型船舶停靠增加,对港口而言,一次性靠泊码头的大船变多了,减少了船舶的靠离泊时间,从而提高了码头的靠泊能力和港作机械的作业效率,给港口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江苏省港口集团运营安全部部长唐文向记者介绍。

    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深水航道的贯通,意味着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今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江苏全省可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高效畅通的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在上游,身处内陆的四川泸州,借助铁水联运的优势,将泸州港打造成为一个“黄金无水港”,港口功能延伸至铁水联运腹地的内陆地区。

    泸州港目前已建成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堆场面积近40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已通达港区堆场,在长江上游港口中率先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无缝衔接”。“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附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天府航运首港、泸州港为核心,汇聚泸州新机场、泸州铁路货运中心、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泸州客运中心站、泸州高铁站(即将建设)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功能立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建设初具雏形。”泸州市交通局副局长曾兴宇说。

    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多式联运在各地实践中的探索,都在拓展着长江的“宽度”,黄金水道的潜能不断被释放。

    协同发展 沿江省市协奏共鸣

    贵州草海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曾几何时,长江沿线城市往往只有“码头意识”,各唱各的调,衔接不协调。随着“共抓大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抓手。

    黄梅小池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是长江湖北段的最后一段。“不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如今,这个词语已然有了新意:鄂赣皖三省携手修复长江生态探索绿色发展,不让污染越雷池一步。长江小池段为鄂赣皖三省共同水域,今年3月底,湖北、江西、安徽联合开展同步执法专项行动。

    从2012年2月鄂赣湘三省政府在武汉会商,到2018年4月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会商会,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迈入新时代。

    “水质监测数据已经实现信息共享。”武汉与长江中游城市成立环境信息联动机制,各地共享监测数据,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同步发布预警信息,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在浙江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方案里,“主动加强浙沪合作”则引人关注。浙江是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成员,而嘉兴一直以来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是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棋眼”。特别是2017年以来,随着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获批,嘉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近年来,嘉兴深化与上海重点平台合作,在已与上海建立43个合作关系的基础上,2017年全市又有1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与上海重点平台签订了高质量合作协议。“这么多年下来,嘉兴接轨上海早就不是简单的产业承接,而是利益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嘉兴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说。

    近年来,在沿江各省市的共同努力下,长江经济带唱响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协奏曲。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地表水水质优良(Ⅲ类水以上)比例平均为7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沿江11省市GDP增速全部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其中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增速均在8%以上。

    展望未来 各省市确定新目标

    皖江岸线生态。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在4月26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未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时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

    思想引领前行,战略布局未来。“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新的号角吹响了。

    为此,上海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努力把崇明岛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重要标志。

    江苏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建设长江生态安全带和生态保护引领区、生态保护特区,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浙江表示,将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以环境协同治理为切入点,深入推动区域协商合作,共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新机制。

    安徽的谋划是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充实工作专班,加强统筹调度,切实做到上下游、左右岸一体合作、互利共赢。同时,进一步凝聚社会合力,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织密织牢生态防控网,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江西的目标是要用3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西力量”。

    湖北强调,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

    湖南提出,要坚持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要抓手,继续抓好湘江保护和治理,扎实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以湖南“一湖四水”的清水长流、岁岁安澜,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处在长江上游,一定要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重庆表示,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四川强调,要努力把长江上游四川段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生活美满、管理协调高效的黄金经济带。

    贵州提出,要强力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的“双十”工程,扎实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打造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

    “把云南长江经济带建成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廊道。”云南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同饮一江水,共圆复兴梦。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联动,正在共同谱写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马丽娅、徐冬儿、唐小丽、张丽玮、华祥名、张丽玮、汪瑞华、韩畅、秦海峰、荣先明、周雯、匡滢、刘政宁、陈曦、王钦、李发兴参与采写)

    
    湘ICP备18010531号  湘公网安备43020302000280号